长期持有是优秀投资者的共同选择。
小聪明与大智慧
企业的运营很少在短短几天就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投资者眼里,“等待”必不可少。而“频繁交易”和“波段操作”是建立在对市场价格的预测上的。频率越高,时间周期越短,就越需要对价格波动有更精准的预测。这是几乎不可能的。
短期来看,造成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非常复杂而且难以把握。长期来看,股价必将回归企业的基本价值。长期持有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放弃复杂不可测的部分,而抓住可以确定性回报的部分。
《投资》艺术曾有过一个统计:“从1926年到1996年的70年里,股票所有的报酬率几乎都是在表现最好的60个月里缔造的,这60个月只占全部862个月的7%而已。我们的确知道一个简单而珍贵的事实,就是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些表现绝佳但不算太多的60个月,我们会错失掉整整60年才能积累到,而且几乎等于所有的投资报酬率。其中的教训很清楚:闪电下来时,你必须在场。”
长期持有是个什么程度,也要结合具体的投资对象来看。越是具有广阔发展前途和高确定性的企业,持有的周期就越长。
一个人真正可以理解的企业和可以判断的商业机会并不多。选择越多错误率可能越高。只有真正优质和让人放心的高价值企业,才敢于重仓。而不敢重仓就算对了也意义不大。越是让人安心的长期持有,越容易享受到复利的威力。而且过程也轻松舒适。
抗压性与自控力
长期持有需要投资者具有强大的抗压性。几乎每一个大牛股都曾在某个阶段让人惊慌失措。长期持有难在不可遏制的欲望和对未来的恐惧。
当然长期持有也有特定的前提,既包括了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也包括了对投资对象的关键业务假设。
从心态来看,有舍才有得。从境界来看,比谁看的更深更远,谁的主动性失误最少。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是否了解投资的本质,就是价值形成的规律、市场定价的规律、获利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