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出有多成功,其实取决于你买入的那一刻。”
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股票的大顶是80元,那么75元卖出比50元卖出,从收益率上看足足多赚了50%。但问题是,如果前者的成本是20元,后者的成本是10元,那么75元卖出的总收益率是275%,而50元卖出的收益率是400%。
买的成功才是一锤定音的决定性因素。
进一步思考,是买点容易把握,还是卖点容易把握?
对于一个价值投资者而言,买入机会是上佳的安全边际出现的时刻。当一个企业的价格下跌到具有吸引力的安全边际内,进一步的下跌将会创造更大的潜在盈利机会。即使在继续下跌的过程中产生浮亏,但只要判断正确,这种浮亏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卖出的机会就难把握得多。这是因为:
第一,买入的恐慌时刻,价格往往反映了最坏的预期。甚至这个价格已经无视企业最基本、最稳固的价格底线,投资者可以做出较明确的判断。而越是想接近顶部才卖,越说明市场处于不理性的阶段,这个时候估值往往过高,很难从企业本身去寻找持有到哪里的判断,只能靠对市场氛围的感觉和心理上的博弈。
第二,由于安全边际的存在,市场越跌机会越大;而越接近顶点风险越聚集。
第三,越是买得贵,心理越是被动。一方面在于觉得贵,有换股的冲动,拿不住自然也等不到好的价格卖出;另一方面由于买得贵,所以后面涨得不够高,不够疯狂那么收益率就不够理想。
第三点,说的是人性。教训太多,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