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有三种:账面价值(净资产),市场价值(股票市值),内在价值
-
账面价值
反映的是一种静态的当前资产净资的会计结果。并不是“真实的”,因为采用历史成本法,土地物业可能低估,设备存货可能高估,交易性金融资产、商誉会因为股票市场波动和企业经营波动而需要重估。
净资产对于企业的评估具有较好的直观性,一定的稳定性,以及过于静态和易被粉饰影响的局限性。
-
市场价值
反映的是资本市场上的定价,是企业账面价值的溢价(PB,市净率)。这个定价的变化剧烈,而且追逐价格本身是“重要而不可能”的事情。
-
内在价值
市场价值被什么决定和牵引呢?答案是“内在价值”。
没有任何一个财务报告或者统计数据可以准确的表达企业内在价值是多少。市场价值与企业的内在价值会产生让人想不明白的偏离度。
巴菲特定义“内在价值”是:企业在经营的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现金流的贴现值。
-
内在价值的根本动力是能力。一个能力不断发展的、能够使自己获得更大成长空间或者更好前景的公司(个人),有望获得更好的市场定价,其所蕴含的内在价值更大
-
内在价值必须得以货币化。公司(个人)所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必须以货币化的形式体现,才能归纳为投资意义上的内在价值
-
内在价值是长期成功的汇总。不取决于某一阶段的表现,而是长期结果的统计。
影响内在价值的因素非常复杂,评估也及其困难。而且其中还存在一个“折现”的概念。用现金流折现法(DCF)做估值,很不靠谱。很多企业并不具备任何长期预期的准确性,而且计算结果取决于大量的假设。这种方法只适合经营及其稳定,业务模式非常简单,影响经营的变量要素非常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