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效能训练(7)——权威的危害

父母对孩子权力的来源,在于孩子对父母的崇拜,以及孩子依赖于父母去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随着孩子逐渐独立,父母的权力会缩小,一直到孩子进入独立的成年时期,能够几乎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

父母习惯于通过奖励来“强化”孩子的某种行为,借由惩罚“消除”另一种行为。父母用奖励和惩罚(承诺奖励和威胁惩罚)的权力,来控制孩子,在一些特定条件下,似乎是有效的,但在另一些条件下,确实毫无效果,甚至危险的。服从训练常常会导致孩子变得懦弱、胆小和紧张;会对训练者产生敌意和仇恨,运用权威会带来很多有害的后果。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拥有权力的前提是:后者处于软弱、希望、需要、匮乏、无助、依赖的地位。当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学习、运动、朋友、成就等)获得奖励,同时他们开始找到一些行为来避免父母的惩罚时,父母的权力就会失效。

青春期的孩子拥有了更多的抵抗和叛逆的能力。他们不再被父母的奖励所控制,因为他们不再迫切的渴求这些奖励;他们对惩罚的威胁也有了免疫力,因为父母能造成他们感到疼痛或强烈不适的能力有限。典型的青春期孩子会我行我素,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足够的能力于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也获得了足够的属于自己的权力,不再害怕父母的权力。

用权威来训练孩子,需要严格的条件:孩子必须有强烈的动机,能够为了奖励而努力,蜻蜓点水的奖励孩子不会买账;惩罚必须足够严厉;奖励必须在足够短的时间内给予;奖励和惩罚时,必须保持很好的一致性,否则孩子会困惑。除非使用非常复杂和耗时的方法,在教导孩子做出复杂行为时,奖励和惩罚很少生效

父母的权威对孩子的影响,几乎都是有害的:

  • 孩子总是会否定和反抗父母的权威,他们会在自由受到威胁时激烈反抗。
  • 孩子会怨恨对他们使用权威的人,他们感到不公平又不合理。如果一个人或多或少的依赖另一个人来满足他的需求,那么依赖者总会对被依赖者产生深深的怨恨和愤怒。他们憎恨其他人控制着满足自己需求的手段。人们希望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中。大多数人渴望独立,因为依赖他人是危险的。
  • 孩子在满足自身需求时,会遭受挫折,这种挫折常常表现为攻击。孩子会进行报复,试图贬低父母等等,只要是他们认为能报复或伤害父母的事情。“你伤害了我,那我也要伤害你,这样或许你以后就不会伤害我了。”
  • 孩子会学会撒谎来逃避父母的惩罚
  • 孩子会保持沉默,对抗父母的权威
  • 孩子通过把其他人置于不利的地位,来竞争奖励或者逃避惩罚。父母不可能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在任何时候公正公平的分配奖励和惩罚。因此父母总会在孩子间制造竞争
  • 孩子会有样学样,每当相对于另一个孩子处于权力地位时,也会试图操纵、并发号施令。孩子在与别人相处时,会表现出蛮横的性格
  • 对天赋不佳的孩子,他们比较难以获得赞许,他们一生中注定要经常遭遇失败的痛苦,自尊心很弱,会展示出失败主义的态度。
  • 孩子会结成联盟,共同对抗父母。他们会越来越认同同龄人,共同向所有成年人的权力对抗。
  • 有些孩子成年后,会对所有处于权威地位的人,都怀有恐惧,被动服从,不敢做真实的自己,害怕冲突,过于服从而不敢捍卫自己的信念
  • 有些孩子故意取悦成年人,阿谀奉承;从而引起其他孩子的反感
  • 权力创造恐惧,恐惧扼杀创造力。孩子墨守成规、思想僵化、不敢做任何超出常规的事情
  • 孩子会逃避和退缩,容易放弃,无法从环境中获得力量,找到合适的调整方法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中,确实想要限制,他们需要了解自己的行为到了什么程度才会不被接纳,孩子想要,且需要一些信息来了解父母对他们行为的看法。但是,当父母想要单方面的试图通过使用,或者威胁使用权威,来对孩子的行为设立限制时,孩子也会同样愤怒和怨恨。孩子希望是由自己来限制自己的行为,更愿意自己主宰自己的行为。

权威的影响不在于说服、教育、或鼓励孩子的某种行为方式,而是强迫或者制止特定行为的出现。一旦权威消失,孩子会立刻恢复先前的行为方式,这是因为他本身的需求和愿望没有被改变。孩子还时常为了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以及所受到的羞辱而报复父母。父母使用权威,实际上会削弱对孩子的影响力,因为权力常常会激发叛逆。非强权的影响方式,更有可能让孩子认真考虑父母是想法和感受,从而按照父母希望的方式去改变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