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自觉自律,是成长的动力。阿宝不爱学习,不爱跳绳,不爱钢琴,不爱下棋。靠恐吓,靠讲道理,基本上就是个短期的效果。或者等他长大,等他明白事理,可不敢冒这个险。还是得找找办法。

这篇文章,是需要常常更新的。今天说两个事儿。

双重标准让孩子更反感学习

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问题的根源在于双重标准。吃饭可以浪费粮食、写作业不能少些一个字?家务可以一点都不参与、只要学习成绩好?运动可以不坚持、背单词一天都不能拉下?生活上自由散漫,要求学习上自觉自律,其实是不合理的。

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规则来,每天定出计划,必须执行;对待妹妹友善、对待长辈尊敬;这些事情都和认真学习一样重要。

陪着他一起做冷板凳

没有孩子是天生自觉的,自觉都是管出来的。教育孩子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用成年人才明白的道理去说服孩子。自律是反人性的,没有人天生愿意坐冷板凳读书,更不可能让一个小孩子理解学习的意义,他们此时无法理解。

自觉是要被锻炼出来的,甚至是要适当“强迫”去养成的,惰性这个东西必须一次次地去挑战,才能突破舒适圈。

对待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陪着他一起做冷板凳,陪着他经历一次次突破,让他获得一次次成就。

必须要给孩子明确好的原则:生活与学习,没有高低之分。孩子天性趋“利”避“害”,在他们眼里,看电视玩手机等轻松事情为“利”,学习练习等苦活累活儿为“害”。成年人懂得的道理,孩子不会明白,自觉的孩子,都是“管”出来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