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市场是完全有效或者无效的,它只是一个程度的问题。
市场首先一定是有效的,否则我们的投资就失去了基础。但市场的终将有效和市场始终有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 市场有效的基本假设和前提
- 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并且具有可靠的投资分析技能
- 信息被广泛充分的披露,并且得到迅速的传播
- 市场出现无效的基本情况
- 投资者并不总是理性的,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或者缺乏足够的分析技能
- 信息并不总是被充分的披露,或者信息的传递不是同步完成的。
市场将已知的信息转化为定价变现形式的估值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现金流折现模型,一个股票最终的市值取决于其遥远将来的长期经营结果。但这一过程涉及大量的估计成分,市场不可能对精确数值达成共识。市场对任何股票的定价,仅仅反映了当前可见状况的阶段性评估。所以好股票可以连续的或者阶段性的上涨。
另一方面,市场的长期定价在趋势与价值偏离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被一股强大的理性力量推动回到合理范畴内。这股力量来自于所谓“成功的少数派”。正在决定市场定价关键话语权的,是这些相对数量很少,但精明且拥有决定性资本的人。
发现错误定价
任何一笔交易其实是买和卖同时做出决定。如何确定一个错误定价,可以沿着以下的思路来提高成功率。
- 市场无法对企业的远期经营结果充分定价
- 重点关注具有广阔前景,仅处于发展生命周期的初中级阶段的企业
- 我为何能比市场更具有远见?我发现了哪些市场忽略的因素和证据?这种估计是否过于乐观?我是否已经充分聆听了反方的意见,并且依然觉得上述判断成立?
- 市场情绪失控的时期
- 重点关注受阶段性重大负面信息打击、已经连续大幅下跌、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现有甚至潜在负面影响的股票
- 真的只是短期影响吗?会不会低估了这一影响的程度?有多少证据证明这不是经营态势趋势性的改变?
- 信息的掌握或者解读不充分
- 不要在研究已经很充分的地方浪费时间,多找找市场毫无兴趣的、无人关注的、缺乏调研报告、机构持仓小的公司
- 我所得到的信息是否真的是有价值的?这些信息被市场忽略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个股票处于严重的缺乏关注和研究不充分状态?
在一个企业业绩非常突出并且市场预期很高的时候,多考虑一下可能的小概率事件;而在一个企业经营平淡或者低迷并且市场预期很差的时候,多审视一下它长期发展的大概率情况。
投资者对市场状态的敏感和耐心,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但是,在捕捉错误定价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理解价值产生的源泉,理解估值溢价和折价的本质。
定价的背后是深刻的价值规律在起作用。并且市场定价从来不是一刀切,而是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定价。估值指标低,不等于价值偏离。很多时候贵和便宜真的是有道理的,市场的精明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期。
总之,不要无谓的瞎折腾。要么安心持有,要么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