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金流折现的角度来看,处于不同价值创造周期、不同商业特性和不同市场供需态势、不同竞争牢靠程度的企业,其估值基准的差异化是合理的。但在实际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 估值差虽具有相对合理性,但不具有无限的拉伸性
- 估值差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在指数的调整过程中,不同类型的股票往往分化明显。一些不具有高溢价本质而被错误高估的股票,跌幅惨烈;一些虽然应具有折价属性,但已经被市场赋予了很低估值的股票,在大跌中并无超额损失;一些具备高溢价特征的企业,反而在大盘跌势中不断创出新高。
当出现极不寻常的市场估值差价时,高估值与低估值的各自方向性走向会放缓,接着进入胶着,最终会恢复到一个为市场各方所能接受的程度,从而进入新一轮博弈。
低估值向高估值流动,更多是上涨背景,表现为轮涨;高估值向低估值流动,多出现在弱势环境下。
从理性的角度上讲,估值差必将大幅收窄。但到底是什么时候,没人知道。所以买入并长期持有的股票,虽然以未来趋势型品种为主,但是在一笔长期持有的中后期,却可以考虑在不降低整体预期收益率的前提下,用更低的风险的股票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