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第一课 - 四种价值投资策略

价值投资的标的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稳定价值型、价值成长型、高速成长型、困境反转型。从第一种类型到第四种,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对投资者的能力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当股票的基本面越来越差时,即使价格再便宜,也不值得购买。因为价值量变小后,最初的便宜可能也会变得很贵。不要介入下坡路的企业

稳定价值型

先看中稳定,再考虑估值。先找出稳定的原因,再等待估值落入合理的区间。

这类股票通常竞争环境较好,不用担心收到竞品和替代品的挤压,不需要与上下游争利,客户也不会不光顾。

稳定价值的形成原因有两种:

  • 一是局部垄断(区域垄断)、行政许可等。如铁路、港口、机场、水电等。早期也具有成长性,运能达到上限后,公司营收只能靠提升单价来增长。但是价格也往往受到管控。

  • 另一种原因是公司规模已经达到一个极限的程度,行业内没有其他企业与之争夺市场份额。最典型的是人口极限,人均消费不再增长。

不能看见利润波动不大就认为是稳定价值型,这就因果倒置了。

对投资的预期复合收益率较低(比如10%左右),而确定性要求较高时,稳定价值型股票是较好的选择。可以在一定的PE空间低买高卖,比如7 PE到10 PE之间。

另外一个重点关注的指标是分红率,大比例分红是最好的选择。留存利润如果是用来多元化、还债或者理财,都不能体现稳定价值型的优势。

价值成长型

先看中估值,再来看成长。先筛选出低估值的股票,再从中选出成长性较好的。

整个行业市场增长空间较大(行业增速超过社会平均增速/GDP增速),或者企业相对同行竞争优势明显(企业个体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增速),使得企业的长期资本增速(平均利润增速 + 股息率)在10% ~ 25%之间,称为“价值成长型”。通常投资者追求的复合年化回报率要求20%以上

必须有一定的准入门槛,比如特许经营、技术壁垒、规模优势等,才能保证行业的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企业的运营能力要达到行业平均水平之上,或者市场占有率要逐步提高。如果找不出企业持续的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就不要投资,即使过往业绩很好。

相对波动的业绩变化来说,稳定的增长率更值得期待。如果企业的业绩波动较大,要么就是容易受到竞争对手攻击,或者外部经营环境不稳定,在会计制度上没有合理腾挪的空间;要么就是再融资等原因,需要在特定年份提前释放业绩,导致后期业绩缩水。

当预期复合收益率大于利润复合收益率时,如果仍要达到预期收益率,那么必须依靠估值提升来完成。可以通过投资期限、静态市盈率、预期投资收益率、预估利润增长率,来初步估计价值成长型的合理买入估值。

高速成长型

主要看中的是高速成长的动力和空间,对估值容忍度较高。有时候甚至忽略估值因素。

高速成长型需要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力。投资者通常用PEG(市盈率相对于盈利增长比例)来估值。对投资者来说必须要求30%以上的复合收益率,否则收益与风险不对等。

问题在于,保持高增长率的确定性有多大,持续时间有多长。并非所有的新兴产业都具备高成长空间。有的产业还在导入期(培育期),有的甚至还没有度过导入期就提前消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成本太高,产品不具备商业价值;二是产业还没到达成长期,就被更新的产业超越。有时候新兴产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技术换代快的行业。投资者仍然需要找到企业的竞争优势

步入成熟期的行业,如果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潜力很大。如果估值不高,还是有机会获得很好的长期收益率。

困境反转型

必须对应极低的估值,同时基本面反转确认。才值得一搏。这种反转多发生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在企业管理层主观能动性不大的行业,很难见到这种脱胎换骨。

不适合用PE来估值,可参考PS、PB等指标。

对收益的要求甚至高于高速成长型。并要求在较短时间内获利了结。风格并不属于长期投资。